关注公众号【算法码上来】,每日算法干货马上就来!
为了看懂论文里的策略梯度,又去把强化学习看了一遍。。。
论文地址:Better, Faster, Stronger Sequence Tagging Constituent Parsers
介绍
这篇论文主要是在之前的那篇论文Constituent Parsing as Sequence Labeling基础上解决了如下三个问题:
- 太长的短语预测错误率高。
- 输出空间太大导致label稀疏性。
- 贪心解码导致的错误传播。
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法分别是:
- 采用融合了相对编码和绝对编码的动态编码。
- 将预测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。
- 采用辅助任务和策略梯度。
三大问题以及解决方法
过长短语预测的高错误率
由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出,当$n_i$太小时,准确率就会大幅下降。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过长短语的闭合上,右括号的预测尤其困难。其实这也跟数据稀疏性有很大关系,训练集中过长短语毕竟占少数。
解决方法就是采用动态编码,如下图所示:
第一行是相对值编码,第二行是绝对值编码,之前文章都已经解释过了。第三行是结合了上面两种编码的动态编码,具体取值情况是大多数时候都还采用相对值编码,因为毕竟相对值编码空间比较小,可以适当缓解数据稀疏性。但是当满足如下两种情况的时候,就采用绝对值编码:
- 绝对值$n_t’ \leq 3$,也就是说CA的个数不能超过3个,这样也是为了降低数据的稀疏性。
- 相对值$n_t \leq -2$,也就是说将上图中准确率比较低的那些负数值全部用绝对值替代了,在句法树中表现为$w_{t+1}$所在的子树比$w_t$低两层以上。
输出空间太大导致label稀疏性
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三元组$(n_t, c_t, u_t)$太稀疏了导致的。假设$n_t \in N, c_t \in C, u_t \in U$,那么这个三元组的状态空间是$\left| N \right| \times \left| C \right| \times \left| U \right|$,可以通过将三元组分解为三个不同的子任务将复杂度降低为$\left| N \right| + \left| C \right| + \left| U \right|$。最后的损失函数定义为三个子任务的损失之和:
\[
\mathcal{L} = \mathcal{L}_n + \mathcal{L}_c + \mathcal{L}_u
\]
具体实现上,可以将任务$U$的输出给任务$N$和$C$作为输入。
贪心解码导致的错误传播
这个问题在基于贪心的方法中基本都存在,也就是所谓的一步错步步错,这里主要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法。
辅助任务 辅助任务主要就是用来帮助主任务学习到一些不太容易学到的信息。这里才用了两个辅助任务,一个是在预测$n_t$的同时再预测一个$n_{t+1}$,这样就能往后多预测一步,适当的减少了贪心的影响。另一个方法就是将之前博客写到的句法距离(syntactic distances)加入到模型中一起预测:
对于不同的辅助任务,最后将他们的损失求和加到最终的损失函数中去:
\[
\mathcal{L} = \mathcal{L}_n + \mathcal{L}_c + \mathcal{L}_u + \beta \sum_a \mathcal{L}_a
\]
策略梯度 这个方法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来对模型进行优化。假设模型在$t$时刻的状态为$s_t$,输出标签为$l_t = (n_t, c_t, u_t)$,那么模型选择$l_t$的概率定义为策略$\pi$,模型最终可以获得的奖励为$\mathcal R_{tree}$,定义为句法树的F1值。
定义句法树的概率为每一步决策的概率之积:
\[
p(tree) = \prod\limits_{t = 1}^T {\pi ({l_t}|{s_t};\theta )}
\]
所以模型最终就是要最大化如下的奖励:
\[
\mathcal R = \sum\limits_{tree} { {\mathcal R_{tree}}p(tree)}
\]
按照梯度上升的方向更新参数$\theta$,求梯度可得:
\[
\begin{array}{l}\Delta \mathcal R = \sum\limits_{tree} { {\mathcal R_{tree}}\Delta p(tree)} \\ = \sum\limits_{tree} {p(tree){\mathcal R_{tree}}\frac{ {\Delta p(tree)}}{ {p(tree)}}} \\ = \sum\limits_{tree} {p(tree){\mathcal R_{tree}}\Delta \log p(tree)} \\ = {\mathbb{E}_{tree \sim p}}({\mathcal R_{tree}}\Delta \log p(tree))\end{array}
\]
将$p(tree)$代入可得:
\[
\begin{array}{l}\Delta \mathcal R = {\mathbb{E}_{tree \sim p}}({\mathcal R_{tree}}\Delta \log p(tree))\\ = {\mathbb{E}_{tree \sim p}}({\mathcal R_{tree}}\Delta \log \prod\limits_{t = 1}^T {\pi ({l_t}|{s_t};\theta )} )\\ = {\mathbb{E}_{tree \sim p}}(\sum\limits_{t = 1}^T { {\mathcal R_{tree}}\Delta \log \pi ({l_t}|{s_t};\theta )} )\\ \approx \frac{1}{N}\sum\limits_{i = 1}^N {\sum\limits_{t = 1}^T {\mathcal R_{i}\Delta \log \pi ({l_t}|{s_t};\theta )} } \end{array}
\]
其中$\mathcal R_{i}$是根据分布$p$采样出来的$N$棵句法树的奖励。
具体实现的时候有好几个小Tips。
第一个就是要将奖励减去一个baseline,这里定义为模型直接根据贪心求得的句法树的F1值:
\[
\Delta \mathcal R \approx \frac{1}{N}\sum\limits_{i = 1}^N {\sum\limits_{t = 1}^T {\Delta \log \pi ({l_t}|{s_t};\theta )({\mathcal R_i} - {B_i})} }
\]
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奖励有正有负,不然全部都是正数的话,因为采样不可能全部采样到,可能会导致高概率的样本概率越来越高,而没有采样到的低概率样本可能奖励非常高,却因此概率越来越低。
第二个Tip就是加入熵作为正则项:
\[
\Delta \mathcal R \approx \frac{1}{N}\sum\limits_{i = 1}^N {\sum\limits_{t = 1}^T {\Delta \log \pi ({l_t}|{s_t};\theta )({\mathcal R_i} - {B_i}) + \beta \Delta H(\pi ({l_t}|{s_t};\theta ))} }
\]
目的就是使概率尽量不要太小,不然的话采样数不够的话就有可能造成采样不到小概率的样本。
还有就是给策略加入噪声:
\[
\Delta \mathcal R \approx \frac{1}{N}\sum\limits_{i = 1}^N {\sum\limits_{t = 1}^T {\Delta (\log \pi ({l_t}|{s_t};\theta ) + N)({\mathcal R_i} - {B_i}) + \beta \Delta H(\pi ({l_t}|{s_t};\theta ) + N)} }
\]
目的同样是加大概率,防止概率太接近于0,当然这个可加可不加。。。
实验结果
首先测试了不同设置的影响:
可以看出上面提到的几种方法对性能都有提升,其中采用动态编码、多任务(也就是减少输出空间)、辅助任务(主要是预测前一个$n_{t-1}$)还有策略梯度可以获得最好的结果。
最终模型在测试集上取得了90.6的F1值,虽然不是很高,但比之前的序列标注模型提升还是不少。
最后再来看一下模型在负数预测上的准确率,可以看出有了非常大的提升:
总结
这篇论文提出了不少的小Tips来提升序列模型的准确率,但是效果却还是远远低于syntactic distances那篇论文(F1值91.8),具体原因我也不得而知,我猜测跟树到序列映射编码关系可能不是特别大,可能还是跟序列建模有关,那篇论文的序列采用了两次LSTM,中间还夹杂了一次CNN卷积操作。所以编码器的好坏还是直接决定了最后性能的好坏,怪不得Elmo和Bert的效果那么的突出。